配置堆叠CE12800
堆叠设置,将多台交换机,使用线缆连接后,组合在一起,虚拟化成一台逻辑交换机。
1、交换机堆叠后,可以:
简化网络逻辑拓扑
简化网络的配置和管理
轻松扩展网络宽带或端口数
下面介绍以下CE12800交换机组建堆叠的配置思路
2、配置思路
按照前期规划连接两台交换机之间的堆叠线缆。先完成一台交换机的堆叠配置并重启该交换机。在完成另一台交换机的堆叠配置并重启该交换机。确认堆叠建立成功后配置双主检测(DAD)功能。
接下来我们就对详细的操作过程进行介绍。
3、操作步骤
#连接两台交换机之间的堆叠线缆#
首先是连接堆叠线缆,CE12800堆叠的链接链路,由管理链路和转发链路,两部分组成。
管理链路通过主板上的SIP口链接。
每块主控板上有2个SIP口,建议参照如图所示的交叉全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注意:管理链路用于堆叠管理和维护报文的转发。
转发链路通过接口板上的业务口连接。
每台交换机最多可以连接32个业务口,建议连接链路分布在至少两块接口板上。
注意:转发链路用于跨框业务报文的转发。
堆叠线缆完成以后,接下来就是对交换机进行软件配置,建议先配置规划为系统组的交换机。因为先配置的交换机会先重启,从而晋升为主交换机。
此处我们假设堆叠的两台交换机,分别为交换机1和交换机2.
其中交换机1被规划为系统主交换机。
首先来看交换机
4、操作步骤
#配置交换机1的堆叠功能#
System-view
Stack
Stack member 1 //堆叠成员ID:缺省为1
Stack priority 150 //堆叠为100
Stack domain 10 //堆叠域编号:缺省为空
Stack link-type mainboard-direct //堆叠连接方式:缺省为mainboard-direct
Quit
//然后创建堆叠逻辑端口,并为其添加物理成员端口,这些物理成员端口,就用来连接转发链路的端口
Interface stack-port 1
Port member-group interface 10ge 1/0/1 to 1/0/4
Port member-group interface 10ge 2/0/1 to 2/0/4
Quit
Commit
Retum
Save
//以上配置完成后,保存,以下并使能堆叠功能。
System-view
Stack
Stack enable
交换机1堆叠配置完成后在来配置交换机2
#配置交换机2的堆叠功能#
交换机2的配置过程和交换机1的配置过程类似。
同样是配置堆叠属性,然后创建堆叠逻辑端口,并添加成员端口,最后保存配置,并使其可以使用堆叠功能。
注意:两台交换机配置的domsin(堆叠域编号)、link-type(连接方式)必须相同,否则无法建立堆叠。
下面我们在设备上实际演示操作:
CloudEngine 12800系列,交换机,如何配置堆叠设置双主检测
建立双主检测功能#堆叠建立后配置双主检测功能(DAD)#
使用两台交换机之间空闲的业务口,配置直连方式双主检测功能。
最多可以同时配置4条直连检测链路。
由于堆叠分裂的检测,双主检测有多种方式,下面介绍常用的业务口直连方式和链路接口代理方式为例。
业务口直连方式双主检测,配置时只需要连接好链路,在接口上开启双主检测功能即可。
System-view
Interface 10ge 1/1/0/5
Dual-active detect mode direct
Quit
Interface 10ge 2/1/0/5
Dual-active detect mode direct
Commit
#堆叠建立后配置双主检测(DAD)#
使用堆叠跨框Eth-Trunk口配置代理方式双主检测功能。
最多可以同时配置4条代理检测链路。
链路聚合口代理方式,双主检测是使用堆叠,与上下游设备相连的跨框聚合链路进行检测。
在堆叠上配置Eth-Trunk口代理方式双主检测功能。
System-view
Interface eth-trunk 1 0
Dual-active detect mode relay
Commit
开启双主检测功能。
在代理交换机上配置Eth-Trunk的代理功能。System-view
Interface eth-trunk 1 0
Dual-active proxy
Commit
开启代理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业务口直连方式双主检测和链路聚合口代理方式检测不可以同时配置。
以上配置完成后,立即save命令,保存当前配置。
堆叠处理失败了,该如何处理呢。
检查交换机是否支持堆叠。检查交换机的堆叠配置是否符合要求Display stack configuration all
3.检查交换机之间的堆叠连接线是否符合要求,具体的连线规则可查询对应的产品手册。
4. 检查堆叠连接的端口状态是否没上线。
Display interface brief
5.检查是否有堆叠故障信息。
Display stack troubleshooting
6.最后还未检测出来,联系技术支持吧。(哈哈)